信息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信息书库 >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> 13 五福

13 五福

13 五福 (第2/2页)

只是,她看到二哥罗布藏喇什和三哥伊德日突然耸拉下来的脸色,心里不由一滞:“怎么了,是有什么不好的事?”
  
  阿布喇坦却故作神秘地笑道:“小妹,你这么聪明,不妨猜猜?”
  
  安清见她大哥还有心情和她闹着玩,瞬间松了口气,应该也没什么大事。
  
  “大哥,你就别卖关子了,到底是什么事呀?”
  
  阿布喇坦见安清着急,反而越发开心了起来,但也没再继续逗她。
  
  “皇上派你二哥三哥同原内阁大学士黄茂等人一起,于明年开春奉命前往敖汉、奈曼、巴林部蒙古,去传授农耕技术。”
  
  “真的?”安清眼睛一亮,扭头看向罗布藏喇什和伊德日,“这是好事呀,你们怎么这个表情。”
  
  害得她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。
  
  伊德日涨得满脸通红,扭扭捏捏道:“可是,这都是因为咱们部落垦荒耕种之事做的极好才得了皇上的青睐,但这是妹妹你的功劳,那些也是你一直在做的,我和二哥却……”
  
  安清笑了笑,立马明白了两人这副做派的缘由。
  
  他们这是觉得自个占了她的功劳啊。
  
  之前在科尔沁他们一家人便一直都在琢磨,康熙突然赐婚给她和胤祺到底是意欲何为,若是为了在今年战场上重用她阿爹他们,但结果却是压根没将他们派往前线,简直是让人摸不住头脑。
  
  但在出征准噶尔大捷后,她阿爹在宁夏面圣,终于从其言语中大概猜测出了缘由。
  
  当时康熙当着一众蒙古王公贵族,着重表扬了他们科左后旗的农耕开垦之事。
  
  安清这才恍然大悟,所以,不管是赐婚,还是当众表扬他们科左后旗,都只是康熙给蒙古各部的一个态度,也好让他们注重牧民垦荒耕种之事。
  
  这就和后世抓先进树典型是一个意思。
  
  只是,她原本以为这事到这已经结束了,没想到康熙竟还给她二哥三哥派了这差事,妥妥的意外收获啊。
  
  这事要是办好了,对两人日后的前程自是百利而无一害,安清心中大喜。
  
  这些年来,康熙是一直在笼络蒙古势力不假,但同样的,他也在平衡各个部落的势力,使其彼此牵制,谁都没办法做大,因此各部的荣耀也只能依附于清廷。
  
  在大清入关后,他们科左后旗一直都比不得科左中旗得清廷看重,科左中旗一旗可以有多个亲王郡王爵位,他们科左后旗却只有一个札萨克多罗郡王的爵位。
  
  她大哥是他们部落的世子,以后她阿爹的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位自也是由她大哥来继承,但她二哥和三哥却是没办法继承任何官爵的。
  
  就拿安清的二叔来说吧,也是在康熙二十九年时,他们部落于准噶尔战场上立下了些不大不小的战功,才给他请封了个镇国公,但他也因此在战场上丢了一条腿。
  
  去年的准噶尔战场还好,她阿爹和族人们还去到了前线,立下了些战功,但还不够封爵的,所以,她阿爹一开始的打算是想在今年年初的战场上再立下些战功,看能不能给她二哥或三哥再挣一个镇国公的爵位回来。
  
  但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,康熙这次把他们部落安排在后方负责运送粮草,并没有机会上前线,自然就没办法立战功挣爵位了,为此,阿爹他们都很失落。
  
  至于之后还会不会有机会,据安清所知,自康熙三十六年后,准噶尔战场上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战事,下一次大的战事要等到康熙末年了,都二十多年后的事了,那会她二哥三哥还能不能上得了战场都还难说。
  
  “阿爹当时也是没摸清皇上的用意,要是早知皇上如此在意这事,那时候就该给妹妹表功的。”罗布藏喇什皱着眉说道。
  
  当时康熙突然提到他们部落垦荒耕种之事,岱布一时也拿不准其用意,便只说了是家里的几个儿子折腾的,这大概也是今日康熙召见三兄弟的缘故。
  
  那会安清已经被赐婚了,他们的想法是,紫禁城里的贵族女子崇尚静雅嫣然,最是瞧不上这些上山下地的行径,觉得是野丫头做派,他们怕给安清招是非。
  
  毕竟,皇家的儿媳妇整日混迹在田地里,他们倒是不在意这些,自家宝贝闺女/妹妹怎么都好,但旁人就不好说了。
  
  但万万没料到康熙会这般器重这事,若是早知道如此,他们当时定是也要好好把安清的功劳表清楚,这样她日后在这紫禁城也算多份倚仗。
  
  可安清却不这么认为,要是早知道如此,她更会坚持这样做。
  
  讲直白些,就算给她表功又能如何,反正康熙也不会给她加官进爵,顶多就是多赏一些东西,再夸赞两句,这种表面的荣光,哪里比得上给她哥哥们谋个好前程实在。
  
  像如今这般就很好,从这些年清廷颁发的政策看,康熙是真心想鼓励蒙古地区开垦耕种,她二哥三哥此次若能得到康熙的重用,那前程也算是有了着落。
  
  “三哥,你刚刚那话说的可就没道理了,什么叫都是我做的啊,这些年要是没有你们陪着我忙前忙后,这事我可是万万做不成的。”安清道。
  
  一个部落垦荒耕种是多大的事啊,若没有家人的全力支持,她真搞不起来这些。
  
  蒙古人向来游牧惯了,最是不注重农耕之事,即便清廷一再鼓励,但他们还是没太放在心上,蒙古旁的部落不就是如此嘛。
  
  但当初她说自己想做,他们就无条件的支持她,几个哥哥更是常年跟在她身后忙活,她一句话他们就毫无怨言地跑前跑后,这中间不知废了多少心思,更不知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。
  
  然后他们就这样一点一点的,经历了好些年才把这事做了起来,让他们部有了如今半牧半农的雏形。
  
  至少让部落里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可以稳定下来,不必再经历游牧的苦了。
  
  不知想到什么,安清突然开口道:“哥哥,等一下,我这有东西要给你们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