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信息书库 > 医汉 > 12 第 12 章

12 第 12 章

12 第 12 章 (第2/2页)

霍去病之所以早早病逝,很可能是因为常年急行军伤了身体,这种情况下身体平时看起来倍儿棒,啥事都没有,可要是一不小心碰上厉害些的外邪便很难与它们抗衡,运气不好说不准就一病不起了。
  
  要是让他们出手帮忙调理,倒也不必依赖那什么橘井,可他们这不是还出不去吗?他们要想出去坐堂行医,怎么都得霍善把医馆经营到“小有名气”才行。
  
  现在他们只能安安心心给霍善当老师。
  
  李时珍循循善诱:“将来你医馆里能绑定这么一口井,你和身边的人想必都能长命百岁。”
  
  霍善道:“可是我没有医馆。”
  
  李时珍道:“所以你要接下这个‘新手任务’,跟着一步步做下来你就有医馆了。而且跟着我们学医也不会占用你白天玩耍的时间,可以在夜里慢慢学。”
  
  霍善以前只是对这些事没兴趣而已,现在他被李时珍几人悉心引导了这么久,又得知亲爹身体可能出了问题,这会儿终于认真考虑起来。
  
  目前他们能使用的系统功能其实挺少,四个小老头儿每天只能待在空荡荡的医馆正堂里面谈天论地。本来所有任务选项都是灰扑扑的,经过李时珍几人孜孜不倦、见缝插针的教导,新手任务一栏里的第一环终于亮了起来:出发吧!学徒!完成日常跟诊(0/100)。
  
  任务介绍是这样的:【恭喜你,默默无闻的小学徒!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基础知识(100/100),是时候跟着你的老师出诊了……请问你是否接受任务?】
  
  霍善好奇地回了句“接受”。
  
  接着就到了选带教老师的时候了。
  
  华佗道:“仲景兄最年长,仲景兄先吧。”
  
  霍善和四个小老头儿打了那么久交道,已经能认出张仲景几人,马上望向看起来最为正经的张仲景。
  
  张仲景的爹是个读书人,他自己也是个读书人,而且南阳在东汉末年是个相对繁荣、相对安稳的地方,所以张仲景从小就得以博览群书。
  
  这样长大的张仲景行医很有些读书人的气质,稳而正。更难得的是,他不仅会治病,还特别会归纳总结,将历代医书和自己的行医经验结合起来写成了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  
  即使张仲景已经是个小老头儿了,那种被诗书熏陶出来的气质也没有被时光磨灭,反而愈发地突出了。
  
  霍善奇道:“我跟您去出诊吗?”
  
  张仲景捋须笑道:“我可以带你到长沙城去。”
  
  霍善没看过舆图,不知道长沙城在哪里,不由追问道:“长沙有长安大吗?”
  
  张仲景道:“没有,但那边的风土人情也别有一番意趣。”
  
  可以去外面玩!
  
  这可比霍善想象中的学医要有趣多了,他满脸的跃跃欲试:“马上出发?”
  
  张仲景轻轻颔首,让霍善闭上眼睛。
  
  霍善听话地照做。
  
  再睁眼时,一老一少已经抵达了长沙。
  
  东汉末年的长沙。
  
  长沙这座城池在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心中都蒙着一层悲情/色彩,主要是因为有两个人曾经到过这里:一个是屈原,一个是贾谊。
  
  司马迁写《史记》的时候就专门把屈原、贾谊放在一起写,认为两人都“可与日月争光”,偏偏却都有志难伸、郁郁而终。
  
  这里是张仲景所在的时代,李时珍几人虽不能出来,却依然可以和霍善对话。望着不远处那座古朴的长沙城,小老头儿李时珍就开始摇晃着脑袋地吟诗感慨起来:【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!】
  
  霍善茫然地眨巴下眼。
  
  有听没有懂。
  
  李时珍就给他讲解了一番,说这诗讲的就是那位有名的“贾长沙”,据说有次汉文帝特意把他从长沙召到京中,结果只和他聊鬼神聊到半夜,期间甚至不知不觉地前倾身体靠近贾谊。
  
  这便是“夜半虚前席”了。
  
  霍善这下总算听懂了——
  
  夜半三更!聊鬼神!
  
  看来这贾长沙肯定知道很多特别有意思的鬼神故事,要不怎么连皇帝都听得入了迷?
  
  霍善兴致勃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:“以后我要是能见到他,也要听他讲一整晚鬼神故事!”
  
  李时珍:【………】
  
  说话间,张仲景已经领着霍善走进城门。
  
  天才刚蒙蒙亮,城门也才刚打开,城外的百姓们鱼贯入城,有的驾着牛车,有的背着背篓,有的背着包袱。即使整个东汉大厦将倾,人们依然认认真真地过着自己的生活。
  
  有人认出了张仲景的身份,恭恭敬敬地上前相迎:“太守!”
  
  张仲景道:“走,回府衙。”
  
  今日恰逢初一,乃是张仲景这位长沙太守停办公事、置案诊病的日子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