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信息书库 > 三国之群雄召唤 > 第五十八章 巧拙

第五十八章 巧拙

第五十八章 巧拙 (第1/2页)

有道是“力不打拳,拳不打功”它的意思是力量虽强,却不如习练过拳技的人灵活敏捷;而精于拳技的人,又比不上功力精深的高手。譬如挑夫苦力,负重力量很大,这是拳师不如的。但是他们要是与拳师傅斗起来,就必然是晕头转向,手足失措,空有几百斤的蛮打无用武之地。
  
  拳技娴熟的拳师身手敏捷,身法灵活,对付一般笨拙的人,实在是轻而易举。但是,如果遇上内外功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,他们的攻击就象蚂蚁去摇动大树一样,一触其锋立刻溃败而无还手之力。我们看山中猿猴狡兔。虽善于腾跃纵驰,一见虎豹之威慑则无不束手就擒。这就是一个明证。
  
  当然,从辩证唯物的角度来说,一切事情认知都不是绝对的,而只是相对的。
  
  如果说上面阐述的是一力降十会的道理,那么与之相对的自然就是一巧破千斤的理论了。
  
  这个词相对来说比较偏,换个词那就最为耳熟能详了,那就是“四两拨千斤”。这是一武术技法术语,道家哲学,将就顺势借力,以小力胜大力。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,凡加引化劲于对手动作上,诱其落空,或者先化后粘,逼使对方陷入不利地位,或者以横拨直,以直拨横,改变对方劲力方向等,均属“四两拨千斤”之法。此语经广泛传播,为各家拳派采用,泛指以巧胜拙的各种击法。
  
  在武将身上,这两种说法同样非常明显。
  
  虽然说刚柔并济,阴阳调和乃至是中庸之道乃是国人根本的理念,但是阴阳大道本来就是抱阴负阳,阴阳既济,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。不管哪一种说法,都不会说必须齐头并进,不偏不倚的说法。
  
  人本身都分阴阳,天地万物都有自身的固有属性,哪怕是武学、功法表明阴阳并重,刚柔各半,个人领悟也有先后之分,所以对武将来说,有刚柔两个类型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  
  但是很多事情,人们容易考虑极端情况,认为刚柔是不可调和的存在,既然是走阳刚路线,却不能会技巧,既然是走阴柔路线,蛮力就一定很差。
  
  最著名的例子不在武力上,而在统帅方面。过度强调阳刚的勇战派是依靠武力,认为只要是会动脑子的将领都是谋战派。
  
  类比到武力方面,就是说只要会武技的都是技巧派的,只有没脑子的野兽才是蛮力派的。
  
  这一类比,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论。虽然在武力上面,人们的认识并不这么极端,但是却也偏离了武将存在的根本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